|
||||
天津北方网讯:上世纪初,相声在京津兴盛起来,艺人不论在剧场或“堂会”演出,均依季节穿长袍,留光头、着礼服呢便鞋、白或米色线袜。
这一造型,台上台下均给人以规矩本分又具吸引力,令观众“尚人见喜”。捧哏演员更因光头与较肥的大褂、夹袍,适当动作引人发笑,如白全福、张庆森、耿宝林、张振圻等均使衣着与表演谐调一致。侯宝林、郭荣启、朱相臣曾留高平头,尹寿山留圆平头,赵佩如一直留方平头,与逗哏者的光头相映成趣。他们在长袍以内穿不同面料的单裤褂、夹裤袄、棉裤袄,于实用中求美观。
侯宝林、郭启儒1940年至1942年均系光头,1943年起侯得外号“幺鸡”乃留平头。郭启儒得“土豆”后,一直剃光头。
在“平地茶园”或“明地”演出的相声艺人,可以穿裤褂表演。如天津东兴市场内的“连兴相声大会”,演员在场中间表演,周围的听客与演员的近距离接触中,看得真切,听得仔细,久而久之,对每段节目内容及使法都了若指掌,有时借段落之间敛钱问答、交流、接包袱,各有不同的收效。这里,以马四立、闫笑儒、尹笑声、于宝林衣着较佳,观众赞为“短打扮,挺精神,又有规矩”。北京的著名艺人高凤山、王世臣、佟大方等在此演出时,都特制了平民化的裤袄,使观众看着亲切朴实,鸟市“声远相声大会”上都是长袍与裤褂相间。刘奎珍1940年起常穿“阴丹士林”布大褂,创作“拙老婆一丈四蓝布补袜子”等,因曾与马三立搭档去南京等地,养成彬彬有礼、谐而不俗的演艺作风与生活作风,1943年继侯宝林之后留起背头,由穿皮便鞋改穿新式皮鞋。1943年7月“燕乐戏院”允许侯氏赶场后,侯在台下开始穿西装打领带,因而有些同行认为是“赶时髦”。
1955年在侯宝林先生倡导下,全国“相声大会”一律走上中小剧场茶社舞台、穿长袍、面向观众演完整节目,售票2角至4角或计时收费(10分钟3分钱),从此,相声演员造型稳定,技艺出新,更为各阶层观众所喜爱。每场演出常告客满。
“文革”中,相声停演了七年,直到1973年初,中央电视台播出马季、唐杰忠的《友谊颂》后,各地的创作、演出才恢复活动。天津市曲艺团常宝霆、王培元连续推出了新作《挖宝》、《万无一失》、《移风易俗》、《精益求精》等。1978年起恢复了传统节目,演员也由穿中山装表演恢复了长袍,因《黄鹤楼》、《汾河湾》、《吃元宵》、《白事会》、《扒马褂》等节目均适宜穿长袍。相声普遍穿西装表演后,演传统名段时仍穿长衫,大多数演员留起了背头,穿皮鞋演新段已成惯例,演传统节目则仍穿大褂、皮便鞋、布鞋。 (作者:陈笑暇)
天津租房 | 二手房 | 天津招聘 | 天津兼职 | 二手汽车 | 二手物品 | 宠物交流 | 天津公交 | 天津旅游 | 天津黄页 |